羑里城遗址、羑里周易博物馆、汤阴岳飞庙、汤阴扁鹊墓庙、汤阴扁鹊庙等。
1、羑里城遗址: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城北2公里处,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发祥地。她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画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历史典故发生在这里,“逆境发愤”“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源于此地。
2、羑里周易博物馆:羑里城,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发祥地。她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划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历史典故发生在这里,“逆境发愤”“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源于此地。
3、汤阴岳飞庙:汤阴岳飞故里“宋岳忠武王庙”,原名精忠庙,岳飞庙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城内西南街。始建时间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建。历代曾多次作修葺,增建,至今占地6千4百余平方米,六进院落,房屋建筑100余间。
4、汤阴扁鹊墓庙:扁鹊墓庙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东南8公里的伏道乡岗阳村北,现占地16200平方米,集墓冢与古建筑为一体。1978年公布为汤阴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5、汤阴扁鹊庙:扁鹊庙座落于汤阴县伏道乡南岗,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处。扁鹊,姓秦,名越人,生于公元前401年,死于公元前310年,战国时名医,精于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并以切脉最为有名。
羑里,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
姬昌受封为三公,拥有雍州之域,势力扩展到江汉地区(丹江汉水流域),诸侯归附者有六州之众。
周的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
扩展资料:
周文王,生于前1152年,死于前1056年,享年94岁,在位时广招贤才,礼贤下士,使周朝一步步走向了强盛,为后来讨伐商纣奠定了良好基础。
周文王在父亲过世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父亲在世是被商王封为“周西伯”,周文王继位后,被人称“西伯侯”。
周文王在接受父亲的爵位后,虽然只是一介诸侯,却颇得其它诸侯们的拥戴,并自封为王。周文王在位期间勤于政务,广招贤才,施行任政,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拜得姜尚为师,共商军功大计,多次攻打得胜,岐周的疆土日益扩大,百姓安居乐业。那个时候,天下差不多三分之二都在西周的掌控下,且诸侯们都拥戴周文王,形势一片大好,却也招来了祸患。
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岐周,商王不安了。所以在亲信谗言说,周文王到处帮助别人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且诸侯们还都很拥戴他,怕会对商王不利。商王听到后很是担心害怕,借口传召周文王,用对付过文王父亲同样的手段把周文王困在了羑里。
为了解救周文王,周朝的臣子们想尽办法,最后还是散宜备了一些奇珍异宝和美女进献给商王。商王这个草包,本就没什么大本事,对于这些宝物很是喜欢,特别是只要有美女就够了,真是又色又无能,当即便放了周文王。
等周文王等人回到西周便计划起讨伐商朝之事。周文王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在位时广招贤才,礼贤下士,拜姜子牙为师,教授军事大计,使周朝一片昌盛,且创作了《周易》,八卦演变成64卦,为世人传诵,享年94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文王
据《史记》记载,商代末期,国君纣荒淫残暴,上下怨恨。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姬昌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这引起了殷纣王的疑虑。恰在此时,“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
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64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遗址上建起文王庙。
明《河南通志》载:“文王庙在汤阴县北八里羑里城中,昔文王演易之所,后人因建庙焉。岁时有司致祭,3岁一遣使祭享。“清乾隆《汤阴县志》载:”文王庙在汤阴县羑里城。元大德(1297-307年)年间,邑人许仪重修。“之后明成化四年(1468年)知县尚玑、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巡抚魏有本、天启三年(1623年)知县杨朴、清顺治八年(1651年)知县杨藻凤、雍正九年(1731年)知县杨世达均有修葺。如今大殿及塑像、观景台、玩占亭、洗心亭和刻有”文王之声“的大钟等均无存。
汤阴羑里周易博物馆又名羑里城,羑里城是一处河南龙山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1963年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下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汤阴羑里周易博物馆的详细介绍。
汤阴羑里周易博物馆还是《周易》的发祥地,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国家监狱。商代末期,残暴的商王纣将西伯姬昌囚禁于羑里七年。文王身处逆境而意志不灭,把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完成了《周易》这部千古不朽的著作。后人为纪念文王在羑里的遭遇,遂在羑里旧址上建起了文王庙。
步入汤阴羑里周易博物馆,首先可见红色花岗岩质地的文王塑像,文王塑像呈漫步雄姿,左手执卦册,双眼眺望远方,目光睿智深邃。从塑像中略可窥见文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政治家的气质和风度。
汤阴羑里周易博物馆由于建馆时间较短,有关周易的实物收集较少,藏品有50件,分4类:一是遗址出土文物:主要收集羑里城遗址出土的各时代生产生活用具;二是各类有关周易的各时代版本;三是有关周易的实物,如安徽阜阳西汉夏侯灶墓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六壬械盘、占筮用具蓍草等;四是名人字画。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羑里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处,属于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是世界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文化发祥地。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划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历史典故均源自于此。
现存羑里城遗址,为一片高出地面约丈余的土台,南北长105米,东西宽103米,面积达万余平方米。台上有文王庙,座北向南,古柏苍翠。现存建筑有演易坊、山门、周文王演易台、古殿基址,还有《周文王羑里城》、《禹碑》、《文王易》等碑刻十余通,对于研究《周易》和历史、书法,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羑里城景区分前、后两个部分。前景区有周文王演易处、大殿、洗心亭、玩占亭、御碑亭、易碑亭、演易台等;后景区有伏羲祠、吐儿冢、太公祠、老子祠、孔子祠、十二生肖石雕及八卦阵等
文王庙
文王庙,建在羑里城遗址之上,座北朝南,现存建筑系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建。在城台的南下端,建有青石牌坊一座,上镌楷书大字“演易坊”。山门前两侧,各有碑石一通。西侧巨碑上刻“周文王羑里城”6个如斗大字。东侧方碑,则是著名的“禹碑”(又作《岣嵝碑》),凡77字,其书法非符篆,又非缪篆,颇为奇特。拾级而上,山门巍峨屹立。参天的古柏布满了庙院。院内西侧便是演易台,相传这里是西伯姬昌被囚演易之所。上下两层,均是3间,楼高13米,建在1米多高的砖石台基上。
门额上阳镌“演易台”三字。林立在庙院中的碑刻,均是明清以来的帝王、文武官员以及文人学士颂扬文王的诗、赋、篇章。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文王易》碑,上镌《周易》64卦及其释卦辞文,是研究《周易》的重要实物资料。
文王铜塑
文王铜塑,位于羑里城正中,重建于1993年,歇山重檐式建筑,规模恢宏,气势雄伟,是文王庙的主殿堂。大殿正中为文王锻铜塑像,像貌魁奇,神态肃穆,圣哲的内心世界溢于形表。瞻仰之际,令人肃然起敬。
演易台
位于大殿右后侧,重建于1994年,是文王被囚期间,推演“六十四卦”和创作《周易》的地方。台上有文王正在推演《周易》的塑像。塑像形象地反映了文王当年被囚时精心推演《周易》的情形。
此外,还有洗心亭、玩占亭、文王易碑、岣嵝碑等明、清碑碣十余通,古柏约40株。
八卦迷宫
羑里城的八卦阵按文王后天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方位分别布有群英阵、连环阵、诱敌阵、将军阵、卧龙阵、长蛇阵、迷魂阵、十面埋伏阵八个阵势。每阵又各有特点。
如群英阵曲折多变,连环阵环环相套,长蛇阵长驱直入,迷魂阵扑朔迷离。游客从离位左拐入阵,穿过八个阵势后,再从离位出来,就算胜利。作为旅游景点的八卦阵虽不似古代作战的八卦阵那样阴森可怖,但也神秘莫测,妙趣横生。
羑里城遗址1996年被颂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