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7月28日开始,到1918年11月11日结束。导火线是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之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同盟国为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美国等国。
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加入到了协约国方面作战。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最终德、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扩展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全球性战争。据文献记载,世界五大洲共有32个国家相继卷人了战争。大约有7400万人在军队中服役。在这场四年的战争中,死亡的军人和平民共达944万人。其中,战胜国死亡人数是540万人,战败国为400万人。
在交战国后方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亡的人数约达1000万人,受伤和致残的士兵和军官为2100万人,被俘虏的有650万人。中欧、东欧、东南欧、法国和比利时北部的中心地区遭到了破坏。因战争破坏造成的损失估计为330亿美元,相当于所有欧洲国家战前国民收入的十分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是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主要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是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扩展资料: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凡尔登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世界一战和二战的时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1914年7月2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1939年9月1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一战和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一战时间是1914年7月28日到1918年11月1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简称“一战”,是在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一战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参战国家达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有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
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