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空城计活动空城计现在用这个计谋名称借指什么

2023-12-05 12:14:05 攻略信息 坑剧哥

1、它描述了诸葛亮在对抗曹魏大将司马懿时,借助虚张声势和巧妙布置空城计的策略,成功地吓退了敌军。现在,“空城计”常被用来形容以假象迷惑敌人或者用少量实力牵制对手的策略。

2、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

3、空城计的故事梗概:诸葛亮为实现刘备夙愿,率领大军北伐曹魏,但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和2500名士兵在城里。

4、空城计的故事梗概: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

空城计的意义

《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将空城计加于诸葛亮之身,强化了他智慧化身的形象。追求善良仁厚和忠诚坚韧,是社会的普遍愿望,而三国时的蜀汉君臣,恰恰具有这方面的某些特点。

解释 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用法 作宾语;指欺骗对手。实例 你不能老是用“空城计”;这“空城计”也有失手的时候。

空城计成语名称空城计汉语拼音kōngchéngjì成语释义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空城计是什么意思?

主意,策略的意思。~策。~谋。空城计拼音 kōngchéngjì解释 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用法 作宾语;指欺骗对手。

《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拼音:kōngchéngjì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空城计的故事梗概:诸葛亮为实现刘备夙愿,率领大军北伐曹魏,但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和2500名士兵在城里。

到底有没空城计之说?

1、有一些史书和研究认为,空城计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确实是诸葛亮所采用的策略之一。例如《三国演义》中就有详尽的描述。

2、三国历史上是有“空城计”的,但史实中“空城计”的人物原型是赵云,而非诸葛亮。

3、历史上确实有空城计,但诸葛亮的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是罗贯中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